Loading...
19世纪中期,英国男婴取名约翰(John)的比率高达8%,女婴名玛丽(Mary)同样盛行;挪威当时则流行安娜(Anna)和奥雷(Ole)。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名字的热度大幅下滑,如今John已跌出英格兰与威尔斯男婴前百名。
根据金融时报报导,部分旧名仍能「逆势回春」,莎拉(Sarah)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它在20世纪初急速降温,却在1970至80年代强势回归,再度跃居最受欢迎女婴名之一。
专家指出,复古的名字需先被冷落两、三代,才会吸引父母在寻求传统又想避免旧时代印象时重新采用,但一旦过于流行,又会再度沉寂。如今Sarah被视为「菜市场名」,恐怕要再等上百年才能翻红。
名字的音韵也影响流行。母音柔和的奥莉维亚(Olivia)、爱蜜莉亚(Amelia)持续受宠;艾玛(Emma)虽在美国大热,但因为1970至80年代在英国过于普遍而降温。
研究显示,近数十年来,父母为新生儿取名更重视个人化,热门名字的集中度不如过往,流行周期也更短。全球化、社群媒体与婴儿名资料即时公开,使家长得以避开过于热门的选择。未来要再见到「菜市场名」恐怕愈来愈难。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