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集体诉讼通知,要如何处理及鉴定真假?对赔偿金不满意怎么办?商业隐私劳工合规律师刘启光(Richard Liu),分享更安全处理集体诉讼通知的方法和细节。
美国知名品牌的集体诉讼案频出,其用户几乎覆盖全美。如Equifax在2017年有1亿4700万美国人个资(社安号、地址等)外泄,2019年达成和解,赔偿金是700万美元。该案也促使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等法律更快出台。苹果的iPhone手机2017年被用户提告,指其未告知消费者在特定iOS系统更新中,降低旧iPhone效能以「保护电池寿命」,实际是诱使消费者购买新机,该案2020年以500万美元和解。苹果也开始提供「电池健康状态」功能。 其他还有Google资料搜集与追踪诉讼、强生婴儿爽身粉含滑石粉致癌集体诉讼和TikTok青少年资料收集等较知名的集体诉讼。
很多华人可能都收到过一封以上的集体诉讼信件,有的人还收到过不同金额的赔偿支票。华人杨女士表示,她和儿子都收到过7美元左右的隐私泄露赔偿支票。华人徐小姐表示,过去几年收到数封集体诉讼通知,多数是隐私泄露,这类赔偿金额很有限,有的压根没有赔钱,只是可免费查询信用。若干年前,她还接到一个每人赔偿100美元的集体诉讼通知,但在她提供社安号等个人信息后就石沉大海,至今也没有收到100美元。因此她的态度是不管多少钱,都不主动参与。
律师刘启光表示,民众收到某品牌或公司相关的集体诉讼信件,如果不确定真假,可在当地法院网站查询信件提供的案件号,通常法院都会登记在案。对集体诉讼,大部分用户都会自动加入集体诉讼的赔偿池,但也有一些涉及联邦劳动标准法(FLSA)的案件,就需要理赔者填写表格。
是否要参与集体诉讼?刘启光表示,主要看民众是否因此被伤害,很多时候集体诉讼大众不会自动参与。集体诉讼赔偿金额,从几美元到几万美元不等,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如果收到和解支票,如何判断真假?通常律所发来的支票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他说,如果对赔偿金额不满意,可从集体诉讼跳出来并填写相应表格,然后单独提告,但很少有人这么做。关于隐私及个人信息到底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很微妙。在隐私法方面,加州处领先地位,在法律上不断强化消费者对资料的控制权,也在监管机构执行上,有不少案例。但实务中如何让这些权利真正落地,比如企业的遵从程度、程序是否明确与易用、法院与监管机关对新技术(AI、算法、儿童保护等)的适应能力,仍是持续演进的课题。
刘启光表示,美国大部分州的隐私法,都没有欧洲严谨。欧洲的「通用资料保护规则(GDPR)」2018年5月生效,不仅适用位于欧盟的公司,也适用全球任何提供商品或服务给欧盟居民、或追踪其行为的组织,即使这些公司不在欧盟内。GDPR是目前全球最严格也最具影响力的个人资料保护法律之一。美国不把隐私设定那么严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商业可以自由发展,现在对AI的态度也是如此,不会严格立法,这就难免会出现一些法律漏洞。
商业隐私劳工合规律师刘启光(Richard Liu)分享民众在收到集体诉讼通知要如何更安全处理的方法和细节。(Richard Liu提供)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