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慷慨支付小费的顾客越来越少,但仍有一些人愿意掏出金额不菲的小费,对提供服务的人表达谢意。华人快递员分享工作经历,指出并不一定富人区给小费多,「住公寓的人也很大方,白人长者给得最多。」
洛杉矶不少华人加入送外卖、快递行业,这项服务性职业经常收到金额不等的小费。Lily张是DoorDash外卖平台派送员,依照平台指令,派送员在限定时间内从餐厅取餐、再亲自送到顾客家中,小费是这行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令Lily印象深刻的一次,她送餐到圣盖博谷一幢简陋公寓,爬上楼梯,把热腾腾的午餐放到顾客家门口,一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出门表示感谢,并递出一张20美元现金,这让Lily很意外,「她已经在平台上付了5元小费,见面时又给我,但订单不到20元,小费比餐费还要多。」
长者更愿意支付小费,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亚马逊生鲜」快递员李梅也遇到类似场景,「白人老先生、老太太最大方,他们愿意额外再给现金小费,并当面致谢,很有礼貌。」
李梅提到,不同区域的居民小费金额差距也很大。她的经验显示,富人区、好莱坞等地居民相对慷慨,「住在比佛利山、格兰岱(Glendale)、巴沙迪那的人,小费给得多。」但李梅指出,并非所有住豪宅的富人都愿意支付小费。有一次她搬着大箱矿泉水,爬多层楼梯,送货到山顶上的独幢别墅,主人不但没有给小费,还指责快递员放货位置不对。「人和人的差距很大,有些人苛刻,有些人就特别和善。」
Lily分享第一次送餐,因为不熟悉外卖平台规则,再加上开错路,花费一小时才把星巴克咖啡送到大楼保安手中。一路颠簸,咖啡也洒了一半,Lily当面致歉,本以为会被骂,没想到保安大叔额外给5美元小费,并在评论区鼓励她,「你的第一单做的非常好。加油!」Lily说,这5美元小费的意义让她感动,「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传递温暖。」
还有一次,因为时间紧张,Lily从学校接完孩子直接送餐。年幼女儿帮忙拿饮料,对方看到孩子送餐上门,就多给10美元小费。Lily觉得很不好意思,「顾客是一位女性,她肯定觉得我们母女一起打工,生活不易。」
不过李梅的经历则有些尴尬,她有一次送生鲜快递,不小心打翻袋子里的蕃茄酱,顾客收货后直接在订单上取消小费。对此,她也表示理解,「小费就是对服务的肯定,换作我也会取消。」这名华人快递员指出,族裔区别也很大,「通常白人小费给得多,华人正常,非裔给得最少。」不过,这仅是李梅个人所见,并无具体数据统计。
有意思的是,商家的小费建议,对人们的支付影响非常大。比如消费者在「亚马逊网站」(Amazon.com)下单,结帐时没有小费选项;但是在「亚马逊生鲜」(Amazon Fresh)购物,就有小费选项,消费者通常会默认商家的小费建议。对此李梅指出,同样送一箱矿泉水,不同交易平台的订单,她收到的小费完全不同,「大部分顾客不愿手动修改小费,也不愿手动取消小费,完全按照商家建议的选项操作。」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