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KTLA 5电视台报导,不少人或许已在零售店见过婴儿奶粉、洗发精、牙膏,甚至一些基本日常用品,都被锁在柜子里用以防盗的景象,想购买的顾客需按下按钮等待店员开锁,有时等待时间并不算短。零售商这种防窃策略或许奏效,但同时也影响销售。根据最新研究,消费者对这种「上锁商品」感到厌倦,许多人考虑转往他处购物。
全美零售商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NRF)拒绝透露目前有多少零售商实施上锁政策。但NRF在2024年「零售窃盗与暴力影响」研究指出,2023年平均窃盗事件数量,比四年前激增93%,导致零售商同期损失金额增加90%。
但「商品上锁」也使消费者不满加剧。根据Retail Dive调查,超过半数受访顾客表示碰过商品上锁情况,其中27%因此放弃购物,或改至其他商店。Retail Dive称,若在美国西部较繁华的地区,例如洛杉矶、内陆帝国或拉斯维加斯等,遇到「商品上锁」机会更大。
KTLA「消费者机密」(Consumer Confidential)专栏作家拉扎勒斯(David Lazarus)指出,零售商处境非常艰困,「一方面,窃盗事件日益猖獗,尤其涉及抢劫集团,商家需采取更多保护措施。另一方面,过度的安全措施让顾客感到不便,阻碍交易。」
这种两难局面,迫使零售商寻找其他防窃且能留住顾客的方式。
拉扎勒斯指出,「商品上锁」是因应窃盗激增的初期反应,如今零售商正研究更昂贵措施,如安装防碎玻璃、配备安全人员及限制进店人数。此外,包括CVS在内的一些零售商,正试验新的应用程式,允许经过审核的顾客自行解锁柜子以方便购物。CVS告诉KTLA:「零售窃盗是所有商家共同挑战,但确保商品有存货,并提供顾客购买也同样重要。」
正当零售商努力摸索新策略的同时,线上购物或许成为最大赢家。拉扎勒斯认为,网购提供最不麻烦的购物体验。与此同时,全美零售商联合会仍推动HR 2853「支持2025年打击有组织零售犯罪法案」。支持者认为,该法将加强协调,提供关键资源给执法单位,以更有效地打击广泛的有组织零售供应链犯罪,这些犯罪不仅造成零售业者数十亿美元损失,也威胁员工与消费者安全。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