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美移民社区日益紧张的氛围下,家庭暴力幸存者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社群媒体 (ACoM)9月12日举办线上简报会,聚焦移民家庭暴力受害者在法律保护和资金支持逐步削弱之下,求助与自我保护所遭遇的困境。
与会专家有「幸存者正义中心」执行长卡门·麦克唐纳(Carmen McDonald)、「太平洋亚裔家庭中心」执行长帕蒂玛·科莫拉米特(Patima Komolamit)、「塔希里正义中心」客户倡导与法律服务主任摩根·魏贝尔(Morgan Weibel)。
麦克唐纳指出,移民社区在近几个月受到移民及海关执法局(ICE)突袭行动的强烈冲击。洛杉矶作为全美最大移民聚居地之一,恐惧情绪迅速蔓延至家庭暴力受害者群体,导致大量案件不再被举报。她说:「我们看到许多客户甚至取消了重要的医疗预约,不敢出门,担心只要一走进法院或医院,就可能被带走。」ICE行动展开后,洛杉矶歧视和仇恨相关投诉下降三分之一,但并非因事件减少,而是民众害怕报案。她强调,沉默并不等于安全,反而会让社区更加危险。「当幸存者噤声,施暴者就能逍遥法外,整个社会的公共安全都受到威胁。」
在简报会中,魏贝尔提醒,目前移民相关救济机制正被大幅收紧。她解释,《防止暴力侵害妇女法案》(VAWA)原本为受虐移民提供一条不依赖施暴伴侣即可申请合法身分的途径,然而近年来程式变得更为严苛,例如新增面谈程式,甚至即便已获批的申请人,也可能遭拘留或驱逐出境。
同样针对暴力犯罪受害者设立的签证与针对人口贩运受害者的签证,也因行政部门的新政策而处境艰难。魏贝尔警告:「一旦申请遭拒,幸存者会直接被置于递解程式之下,风险远高于以往。」她特别提到,联邦政府近期在庇护法领域的倒退,更让性别暴力幸存者陷入险境。司法部长的最新裁决几乎否定了以家庭暴力为理由的庇护申请,要求受害者在法庭上投入更多时间与证据来证明自身处境。对于缺乏律师代理的移民而言,几乎不可能获得胜诉。
会议同时也传递出希望讯息。与会专家呼吁幸存者,仍应透过合法途径寻求帮助,并强调律师与客户之间的保密原则,以及全美各地均设有免费热线与非营利组织提供支援。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