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许多民众普遍认为大洛杉矶地区治安恶化,但根据ABC 7电视台报导,实际数据并非如此。今年截至8月,洛市暴力与财产犯罪,皆较去年同期下降17%;洛杉矶县方面,凶杀与抢劫案已低于疫情前水准,仅重伤害攻击上升22%,使整体暴力犯罪率小幅上升5%,入室窃盗则持续下降。专家分析,社媒过度渲染、犯罪节目流行与政治言论等,是导致民众对治安的感受与实际有落差的原因。
ABC 7电视台报导,洛杉矶市今年前8个月,共发生超过1万5000起暴力犯罪案,较去年同期减少17%;财产犯罪也同样下降17%。
就整体洛县而言,凶杀与抢劫案数,均低于疫情前;但重伤害攻击案件,则上升22%,推升暴力犯罪总体数据增加5%。入室窃盗则持续下降,并未回到疫情前高点。
洛杉矶加大(UCLA)社会福利学教授黎普(Jorja Leap)接受ABC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社群媒体对犯罪新闻的放大效应,加上「真实犯罪」影集与纪录片愈来愈受欢迎,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对治安感到不安。黎普指出,当今社会处于「集体创伤后压力症候群」状态。她说,许多人在寻求娱乐或放松时,其观看的内容往往是杀人悬疑剧、犯罪纪实等题材,反而强化对社会危险的感知。
她也认为,无论保守派或自由派的官员候选人,其言论普遍倾向夸大治安问题,无形中让民众感觉社会正走向不安与混乱。即使实际数据显示情况正在改善,也难以扭转这种观感。
虽然洛杉矶多项犯罪数据呈下降趋势,但民众对治安的焦虑感仍普遍存在。专家指出,媒体渲染、犯罪节目流行与政治言论皆加剧这种感受。(示意图取自Pexels)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