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呼可能严重伤害大脑,增加罹患失智症与中风风险。美国密西根大学神经学与癫痫学双重专科认证医师陈百冰(Baibing Chen,音译),在TikTok拥有15.8万粉丝追踪,他近日警告,长期打呼与脑部血管损伤、隐形中风及失智症风险升高有关,甚至导致掌管记忆的海马回等脑区萎缩。
陈百冰指出,夜里睡觉时若经常打呼、声音又大,代表睡眠中呼吸不断中断,会让大脑缺氧。他强调:核磁共振研究显示,打呼真的会破坏大脑结构,「造成血管微小损伤,与隐形中风及失智有关,还可能让掌管记忆的灰质萎缩,比如海马回」。
同时,陈百冰提到,打呼也和「日常思考变慢、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有关联」。
陈百冰提醒,即使没有发展成严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oea),单纯打呼也会干扰深层睡眠,尤其影响最佳睡眠周期的深度睡眠期(N3),「因为打呼造成的振动会唤醒脑部,即使你没有记忆,这代表并未获得充分休息,而且大脑夜间清理功能受阻」。
另一方面,先前也多有专家指出,打呼与高血压、心脏病、中风及第二型糖尿病相关。陈百冰在影片中并未回答网友追问「该如何改善」。
对此,每日邮报报导指出,简单调整生活习惯可能有帮助。根据英国国民保健署,吸菸、肥胖、饮酒过量及仰睡都会增加打呼可能性。
但打呼也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造成。专家解释,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为两种类型:中枢型睡眠呼吸中止症(Central Sleep Apnoea)和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oea);其中以阻塞型更为普遍。
伦敦桥医院专家苏达(Pavol Surda)曾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可治疗的,依照严重程度可透过生活方式调整、持续正压呼吸器(CPAP)、口腔矫正器或手术等方式治疗,建议怀疑自己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者尽快寻求专科协助。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