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州房地产市场近来交易明显放缓,买气不足情况下,房产中介为争取客户、拿到佣金,可谓使出浑身解数。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在这个行业更是如此,有华人地产经纪透露,被同行「算计」经历比比皆是。房产法律师李红提醒,若违反行业规范,可能要受法律追责。
在内陆帝国从事房产经纪多年的周克蕙指出,她有不少被同行「算计」的经历。她回忆有一次带买家去看新开发的住宅区,同行还有另一人。她以为两人都是客户,便热情介绍社区特色、学区与生活设施功能,并提供完整资料。
几天后,她致电买家询问是否有购屋意向,对方却表示已经购入该社区一栋独立屋。周克蕙觉得奇怪,进一步追查发现,当天同行的另一人,其实是一名房产经纪,且与买家有亲属关系。该经纪不熟悉当地,便假装是买家「陪看房」,待掌握周克蕙提供的第一手资讯后,转而与买家签约,顺利赚得佣金。周克蕙无奈说:「我辛苦做功课,结果却成对方工具人,空忙一场。」
另一位资深经纪人袁立功指出,部分房屋仲介为能得到更多佣金,可谓算计到家,丝毫不顾客户或同行利益。他举例,在安大略有一位朋友出售自家房屋,一名中介小王(化名)声称有来自大陆的买家,能全现金出价100万美元,并最终达成交易。
然而不久后,该卖房子的朋友,得知邻居曾出价105万美元,但小王从未转达这个更高报价。袁立功说,原因不难推测:小王为争取「双边佣金,做双重代理(dual agent)」,选择直接撮合自己带来的买家与屋主成交,完全忽略对屋主更有利的报价选择。袁立功直言,这就是房屋中介领域的现实,良莠不齐,既有专业尽责者,也有唯利是图的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房屋经纪指出,在高房价与高利率双重压力下,房市买气持续低迷。交易下降导致经纪间的竞争更加激烈,部分人为维持佣金收入,不惜牺牲职业操守。
房产法律师李红提醒,加州法律并不禁止「双重代理」关系,但房产经纪在代理买卖双方时,必须书面披露并获得买卖双方同意,且不能偏袒任何一方,泄漏任何一方的报价底线,并确保交易公平透明。若有刻意隐瞒或误导行为,除违反行业规范,甚至可能引起买卖双方的民事追责。
房屋经纪为竞争佣金,会使用各种方法。(示意图,取材自Pexels)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