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编辑委员会(Editorial Board)社论24日指出,川普总统拿下英特尔(Intel)10%股权,华府的产业政策彷佛变成「中国城」(Chinatown);虽然川普政府说这笔交易不包括拥有董事会席次或其他管理权,联邦介入有助于英特尔解除短期内的财务压力,可是联邦支持带来的潜在重大风险是,政府可能为英特尔事业下指导棋,导致英特尔在晶片制造与设计领域失去竞争力。
文中分析,中国持有部分股权正是国营企业中芯国际积体电路制造(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MIC)长期挣扎的原因;美国想要跟中国一较高下,结果却效法中国的国营企业模式,华府俨然变成「中国城」。
川普曾指控前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是社会主义者,但拜登政府从未将企业国有化。拜登执政团队曾提议,允许政府向获得晶片法案(Chips Act)「超额利润」(excess profits)的某些企业分红,可是后来遭到国会反对。
华尔街日报编辑委员会指出:「为何共和党人没有反对川普的英特尔交易?他们或许应该思考下一位民主党籍总统可能如何利用政府持股来推动左派政策目标,例如拿英特尔利润兴建低收入户住宅?国家主义在政治光谱的左派与右派之间同样变得流行,产生一种诡异的理念融合。」
评论指出,再看看商务部提出的专利税(patent tax),这等于是对财富与创新加税。国会授权美国专利商标局(US 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USPTO)在特定范围内订定合理的专利费用,收费目的在于回收专利局成本开销,但川普政府官员正讨论改变现行制度,对专利价值收取1%到5%专利税。
专利税的构想是让政府从创新发明当中取得回报,但却可能造成创新发明利润减少。专利税手段同时也将让行政权得以扩张,因为专利价值属于主观认定,价值可能随着科技与市场转变起伏,许多产品受到数十项或数百项专利保护,计算单一产品的价值贡献因此变得困难。
评论指出,专利税还没获得国会授权,商务部是否具有加税权限有待厘清,但这些似乎并不重要,因为企业国家主义(corporate statism)正在盛行。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