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房价上升、通货膨胀及股市上扬,美国的百万富翁人数在30年内激增。美国国税局的数字显示,去年美国拥有100万元或以上净资产的人数为2380万人,是30年前的15倍。然而,这群富翁今天看财富的意义是安全感,而非奢华,他们亦过着相对节约务实的生活。
今年41岁的女士巴利(Heidi Barley)小时候看着家人用食物券买菜,大学期间曾因付不起学费而辍学,从没想过能于今夏跻身于百万富人之列。
巴利曾当记者,后来报社终止了退休金计画,她获得约5000元的一次性赔偿。同事说服她把这笔钱存入退休帐户作为投资,此后她就尽力存钱。投资利润逐渐增加,能在生活困难时带来安慰。直至上月,她的财富终于累积高达100万元。
通货膨胀、房价飙升及普罗投资者过去数十年来积极投资于股市,以致愈来愈多美国普通百姓,转身成为百万富翁。瑞银集团(UBS)6月的报告发现,约有10%的美国成年人拥有7位数的财富,去年每天新增1000名百万富翁。
30年前,美国国税局统计拥有净资产在100万元或以上的美国人,共有160万人。瑞银的统计则根据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世界各国央行的数据,估算出去年美国百万富翁人数为2380万,是30年前的15倍。
但今天这批百万富人并不奢华。加州巴沙迪那财富管理公司Running Point Capital Advisors的首席投资主任舒尔曼(Michael Ashley Schulman)说道:「这不再是通往皇宫式庄园和鱼子酱般奢华生活的后台通行证,这是一个新的大众富裕中量级阶层,经济上安稳,但离私人飞机的领地还差两个零。」
确实,像刚成为新贵的巴利,生活没有即时改变。和许多百万富翁一样,她大部分的财富都投入了长期投资和房产,而非易于取得的现金。她仍旧住在佛州奥兰多的简朴房屋里,把一半薪水存起来,餐巾架上摆满了外卖餐巾纸,垃圾桶里也放满杂货购物袋。对荣升百万富翁的感受,巴利说:「并非想像中那么闪耀。」
美国劳工统计局(BLS)的数字显示,1995年的100万元净值,相当于今天的210万元。对某些人来说,七位数的净值跟过往的六位数薪水一样。
该数据亦显示,不同种族之间存在财富差异。亚裔的财富中位数已超过白人,非裔及西裔的净资产值则落后。
愈来愈多美国的普通百姓成为百万富翁,他们的生活大多不奢华,一般都拥有股票和房产,生活水准低于自己的收入,并重视教育和教导子女理财责任。图为示意图。(取自Pexels/Tima Miroshnichenko)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