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atters报导,加州东南角的帝王灌溉区(Imperial Irrigation District)近日划出「界线」,呼吁停止将农地转为太阳能发电场。该区强调,目前已有逾1万3000英亩肥沃农地被转为太阳能用途,并敦促帝王县县政委员会保护可生产粮食的土地。
帝王灌溉区主席多克斯塔德(Gina Dockstader)在声明中表示:「帝王谷的身分与经济根基于农业。太阳能在未来发展中有其角色,但不该以牺牲农地、粮食供应与仰赖农业维生的家庭为代价。这项决议的重点,是要捍卫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场争议反映出加州农业界内部日益激烈的辩论。作为全美规模最大的农业州,加州农业年产值达600亿美元,但耕地与牧地面积持续减少,引发路线分歧之争。
加州自然资源厅指出,自1984年至2018年,州内农业用地已减少逾160万英亩,平均每年流失4万7000英亩,而且最肥沃的土地减幅最大。都市化(将土地开发为住宅与商业用途)是主要原因,尽管住宅开发近年减缓,导致住房短缺,但农地流失问题依然严峻。
此外,劳工短缺、生产成本上升及水资源不稳,也使农业发展面临危机。加州公共政策研究所估计,近期实施的地下水抽取限制,将导致约50万英亩农地停产。加上川普政府的关税与打击非法移民政策,也为农业产业带来更多压力。面对困境,许多大型农场经营者认为,转为太阳能发电场是经济上的「救命索」,不但可带来稳定收益,还符合加州政府淘汰化石燃料的能源政策。
然而,这种转型却引发仍欲继续耕作的农民反弹,例如帝王灌溉区提议暂停新建太阳能场的立场,显示农业社群内部存在根本分歧。
这场冲突也延伸至加州议会。众议会第1156号法案试图修改「威廉森法案(Williamson Act)」,让面临水资源困难的农民,即使将耕地改为太阳能设施,也不必缴交高额罚金。
「威廉森法案」于60年前通过,原意是防止都市扩张侵占农地,农民只要维持土地为开放空间,即可享有地税减免。1156号法案则提议,在特定条件下允许农民用这些土地发展太阳能发电场。该法案获得太阳能产业、环保团体、工会与部分大型农场支持。
不过,加州农会与多个家庭农场组织反对。他们警告,几乎每位农民都能以水资源不稳为由声请豁免,形同架空原有法案精神。反对者也指出,若大量农地转为发电场,将重创仰赖农业就业的农村社区。
从政治角度而言,这是场「小虾米对抗大鲸鱼」的战役。1156号法案进展快速,已通过州众议会表决,近期可望送交参议会全体审议。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