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立夏,气温明显升高、降雨也变多,湿热过重容易导致四肢无力、食欲不佳、易倦及精神不振,严重还会影响睡眠品质。台湾TFC松仁中西医诊所中医师李和蓁表示,近期诊间「失眠」患者明显增加,症状为不好入睡、早醒、睡眠变浅等,主要是身体燥热所致。
李和蓁说,又湿又热的天气型态逐渐到来,「湿热病邪」易侵入人体;身体养分的消化吸收、水分代谢都跟脾胃有关,养生着重护脾胃、排湿热。除了清淡饮食,可多选择「清补」的食材,例如莲藕、绿豆、西瓜、苦瓜或是荷叶、莲子,不仅健脾同时还能祛暑气。
迎来立夏节气,白天渐渐变短、夜晚慢慢加长,万物进入旺盛生长的阶段。李和蓁指出,夏天属火,与心气相通,这个时节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包括烦躁、失眠,甚至是夜间燥热醒来。特别是更年期女性,本来平稳的状况可能也因「犯热」而再度出现热潮红、睡眠中断等。
「要改善身体燥热,建议从饮食、作息开始调整。」李和蓁建议,立夏后的饮食要注意「避燥」,除了清补的食材,也可搭配百合中药材,帮助健脾、安神、消暑。她提醒,西瓜、苦瓜、莲子这类食材偏寒,仅适合气温较热的日子调节性摄取,若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影响肠胃消化功能。
许多人担心夏天吃错食物会「上火」,李和蓁表示,应避免的是重口味、辛香料或燥热性炖补。她指出,常见的状况是「夏天补过头」,吃了羊肉炉、姜母鸭等补品,结果晚上反而睡不着,甚至出现口腔溃疡。
日常起居方面,李和蓁说,立夏昼长夜短,可顺应作息调整为「晚睡早起」,随着日照的的行程走,虽然睡眠时间缩短,但睡眠品质要好。若在此一时节出现失眠、口干舌燥者,建议就近寻求家中附近的专业中医师调理,避免燥热睡不好,隔天上班又没有精神,出现恶性循环。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