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公共卫生厅(CDPH)近日发出警示,呼吁民众避免食用自行在沿海采集的贝类海产,因南加州沿岸正爆发规模空前的有毒藻华,已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冲击,并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CDPH在一则公告中表示,自5月1日至10月31日,加州全境沿海地区禁止采集并食用野生淡菜(mussels)。另针对圣塔巴巴拉、洛杉矶、橙县及圣地牙哥四县,自行采集的蛤蜊、扇贝与牡蛎亦列入警示名单。当局强调,市面上由经过认证的供应商贩售之贝类产品不受影响,均已通过安全检验,民众仍可安心选购。
此次藻华为近年罕见,其规模与持续时间均前所未见,且未见缓解迹象。据悉,大量海狮、海豚、鲸鱼与海鸟近月在南加州海岸出现病况或死亡。专家指出,罪魁祸首为一种会产生「酸性谷氨酸」(domoic acid)的藻类。该神经毒素会在鯷鱼、沙丁鱼等小型鱼类体内浓缩,进而透过食物链影响海洋哺乳动物与鸟类。
该毒素会侵害动物的神经与心脏系统,导致其出现迷失方向、动作异常等症状。近来多名民众于海滩目击海狮在浅水中载浮载沉、被海浪推挤的画面,部分甚至见到死亡的海豚与鲸鱼搁浅于文图拉郡海岸。
截至目前,加州尚未传出人类感染酸性谷氨酸中毒的病例,但CDPH警告,自行采集的贝类仍具高度风险,民众切勿轻忽。
CDPH指出,贝类中毒的初期症状包括嘴唇与舌头刺麻,通常在食用受污染贝类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进而可能出现失去平衡、肌肉协调困难、言语不清与吞咽困难等神经症状。轻微中毒者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与头痛等症状,而重症患者则可能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