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加州內陸一位年逾八旬華人長者,險些成為跨國詐騙的受害者。該長者接到自稱「中國公安」電話,指他名下的國際醫療卡被杭州一患者使用,還牽扯到詐騙與國際洗錢案。騙子步步設局,意圖誘使長者提供更多個資與財務資訊。幸虧長者在關鍵時刻致電友人求證,「靈機一動」識破騙局,避免財務損失。
河濱縣華人長者George Guo回憶,事發當天上午8時許,他手機突然響起,對方自稱是「中國浙江省公安廳」執法人員,聲音嚴厲,語氣十足的官方派頭。稱杭州一病患使用他名下的國際醫療卡,經治療後保險公司拒付,醫院因此報警,懷疑是跨國保險詐騙案。
沒過多久,另一通電話打來,這次對方冒充美國保險公司「亞洲部」員工,進一步「佐證」事件真實性,要求他配合公安調查。連環電話一唱一和,製造「跨國執法合作」假象。
詐騙分子還搬出「公安部門已立案,並與美國FBI合作」的說法,要求他不得將此事告訴任何人,包括妻子與家人,否則將面臨更大麻煩。George Guo說,因「中國公安」一直強調掌握「真憑實據」,他心生恐懼,擔心被中國列入黑名單,無法回中國,甚至遭拘押。
「中國公安」要求他立即提交個人資料,包括駕照照片等,並指示他向杭州公安報案。隨著對方口吻愈發嚴厲,甚至扯到「國際洗錢案」,情節顯得愈來愈離譜。電話從早晨持續到中午,長達三小時之久。
George Guo幾乎陷入恐慌時,他靈機一動,撥通東谷華協創辦人黃樹梧電話,向友人訴說經歷。黃樹梧立即判斷這是詐騙,提醒George Guo立刻掛斷,切勿再回應,以免愈陷愈深。George Guo恍然大悟,慶幸及時求助,否則極可能成為受害者。
本報曾多次提醒讀者,近年詐騙集團不再僅冒充移民局、快遞公司或電信業者,開始轉向與個資與財務高度相關的「健康保險卡」及「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等領域。這些詐騙特別鎖定社區長者,因為他們多半對新型手法缺乏防範意識。
經文處警務秘書楊力靜也提醒,凡涉「跨國執法」、「不得告知他人」、「緊急匯款或交付個資」的電話,都應立即存疑,並向可信親友或官方機構查證。任何正規單位都不會要求民眾在電話中提交敏感資訊,更不會禁止向家人透露。
George Guo事後感慨:「如果不是友人提醒,差一點就陷進騙局。這一次遇險提醒要更加小心,也希望其他長者以此為鑑。」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