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C 4電視台報導,人工甜味劑(代糖,artificial sweeteners)長期以來被視為比砂糖更健康的替代品,然一項大型、長期的研究發現,盡管低熱量或無熱量代糖有熱量低、降低蛀牙風險及有助控制血糖等好處,但卻恐與認知衰退有關,特別是對60歲以下人群與糖尿病患者。
這項研究追蹤超過1萬2000名巴西成年人8年,透過自我報告方式,記錄他們對阿斯巴甜(Aspartame)、糖精(Saccharin)、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K)、赤藻糖醇(Erythritol)、山梨醇(Sorbitol)、木糖醇(Xylitol)和塔格糖(Tagatose)等7種常見人工甜味劑攝取情況。研究作者之一,聖保羅大學(Univ. of Sao Paulo)老年醫學副教授蘇墨托(Claudia Suemoto)透過電郵告訴TODAY.com︰「我們使用的是當時在巴西能買到的代糖,當時研究並未包括3氯蔗糖(Sucralose)與甜菊糖(Stevia)。」
研究發現,7種甜味劑攝取量愈高,與整體認知功能與言語流暢度下降關聯愈明顯。所有參與者結果相似,但甜味劑與記憶力下降間的關聯,在糖尿病患者與60歲以下成年人最為明顯。此情況或意味著飲食習慣可能在失智症出現的數十年前,就對大腦健康產生終生影響。
蘇墨托指出,認知表現在25至30歲達到高峰後,會非常緩慢地逐漸下降,代糖攝取可能加速這個自然過程。研究人員推測,代糖可能透過神經發炎、神經退化性病變或腸腦軸紊亂等機制影響大腦。「例如動物研究表明,阿斯巴甜可能引發大腦炎症,赤藻糖醇和山梨醇則可能改變腸道微生物且破壞血腦屏障等。」
至於是否該避免攝取這類代糖,蘇墨托強調需進一步研究。國際甜味劑協會(International Sweeteners Association)指出,這是項觀察性研究,只能顯示統計關聯,而非直接影響因果。腦部健康可能受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及其他健康狀況等因素影響。該組織質疑,不同年齡層及糖尿病狀態下的研究結果前後不一致,也質疑參與者自行回報代糖攝取量的可靠性。
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表示,根據現有科學證據,這些代糖仍被認定為安全,可供人類食用。蘇墨托則建議︰「適度攝取為宜,盡量避免每日食用。」
甜味劑普遍存在於各種高度加工食品與飲料中,包括健怡汽水(Diet sodas)和「無糖」(suger-free)飲料;無糖口香糖與薄荷糖;無糖蛋白棒;低熱量甜點;「輕量」醬汁與調味品等。
研究指出,保護大腦最好方式是保持整體健康飲食,多攝取完整,以植物為基礎的食物,如新鮮蔬果、全穀物與豆類等。健康脂肪、類胡蘿蔔素、維生素E對減少發炎、長期維持腦部健康都有益。
每日依賴代糖者,可嘗試用加檸檬或新鮮莓果的氣泡水代替健怡汽水;原味希臘優格加1小匙榛果醬或新鮮水果,代替調味「輕量」優格;自製能量小點心代替無糖蛋白棒等。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