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價與生活成本極高的洛杉磯,聘請一位華人育兒嫂每月基本要花費6000多美元,而經濟壓力只是華人女性在成為母親道路上的關卡之一。洛杉磯加大(UCLA)最新的「BRAVE」研究,華裔等亞裔女性在費用之外,還承受語言障礙、文化隔閡、醫療體制不友善以及移民身分不穩定等多重壓力。
「BRAVE」研究的負責人May Sudhinaraset分享,許多人就醫時,因無法用母語表達症狀,或害怕醫療紀錄影響移民身分,而選擇延遲甚至放棄治療。即便順利就診,也常遇到醫師缺乏溝通、忽視疼痛感受等情況,進一步加劇羞恥與無力感。此外,亞裔女性較容易忽視心理健康,害怕因為有情緒上的問題而被「汙名化」。這些女性不僅要應付高昂醫療與育兒費用,還要在文化偏見、政策限制與結構性障礙下掙扎。
受「BRAVE」研究啟發,世報記者希望聚焦南加州華人新手媽媽的真實處境。在世界日報與南加大(USC)Annenberg健康新聞中心的共同支持下,推出一份簡短的匿名問卷,關注華人母親在孕產與育兒過程中所面臨的健康挑戰與資源需求。
如果您是近五年在南加地區有生育經驗的華人女性,希望能參與這份問卷的填寫,分享您的心聲。希望透過社區力量廣泛傳遞,蒐集不同背景母親的心聲,為推動更貼近文化、貼近實際需求的政策與支持系統提供依據。
有興趣的讀者,只需點擊連結即可填寫問卷,完成者還有機會獲得小禮品。點此參與調查https://forms.gle/wiLGbN1fUSy6iEUg9
掃碼填寫問卷,分享生育路上的故事,完成者還有機會獲得小禮品。(記者劉子為/製圖)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