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郵輪假期中,我來到位於加勒比海的島國安地卡和巴布達(Antiqua and Barbuda),這個國家的名字來自於它所擁有的兩個大島,安地卡島和巴布達島。這座島國地處大西洋與加勒比海的交匯點,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海權時代成了便利的航海轉運點。17世紀,英國首先在安地卡島建立殖民地,同時依賴從非洲綁架而來的奴隸在甘蔗園裡工作,以生產蔗糖圖利。
1981年,安地卡和巴布達終於脫離英國的統治,成為獨立的國家。這段痛苦的殖民地歷史,為這個島國留下深刻的傷痕,同時也為英國保存了世界唯一仍在運作的喬治時期(The Georgian era)船塢––尼爾森船塢(Nelson Dockyard)。今年是尼爾森船塢持續運作的300周年紀念,這個裡程碑,再次勾起我在當地的旅遊記憶。
我所搭乘的郵輪停靠在安地卡島的聖約翰斯(St. John』s)碼頭。聖約翰斯是該國首都,也是全國最大都市,它位於安地卡島的西北岸,優勢的地點不僅讓它發展成繁榮的貿易港口,同時也被建造成重要的戰略基地。今日,它是郵輪旅遊的停靠碼頭,以加勒比海的旅遊風情聞名;英文是通用語言,美金是廣泛接受的貨幣。
來到碼頭區後,我和家人隨即被群擁而來的旅遊業者包圍,我們很仔細地了解各個行程的內容與價格,最後決定選擇私人出租車之旅(Private Taxi Tour)。我們全家都是慢半拍的遊客,緊湊多量的行程總是讓我們感到緊張,重質不重量的遊程,向來是我們的座右銘。
當司機約翰聽見我們只要參觀尼爾森船塢和雪莉高地兩個景點,剎那間他也輕鬆了起來,笑容滿面地豎起大拇指說,Excellent Choice!
從聖約翰斯行駛到尼爾森船塢約需半小時車程。旅程中,藉著與約翰聊天,我們了解到當地生活深受英國殖民統治的影響。約翰解釋說,當地的語言其實是混合式英文(Creole English),源自於殖民地時期,融合著英文與非洲民族的語言。他還說,盡管當地人對英國殖民主義的不滿,炸魚薯條一直是當地人的最愛。
抵達尼爾森船塢後,我們與約翰相約於停車場見,隨即前往購買門票。船塢門票每張15美元,這張門票也包括了參觀雪莉高地的景點。
尼爾森船塢是位於英吉利海港的一座造船與修船碼頭,17世紀初期,英國開始在該島建立殖民地,英吉利海港成了保護船隻、避免颶風侵襲的避風港。1725年,正逢英國喬治時期,皇家海軍在英吉利海港建立第一座船塢,該區隨即成為皇家海軍的基地,同時以海軍上將尼爾森(Horatio Nelson)為名。值得一提的是,100多位非洲奴隸被強行參與建造工程,始終沒有得到應有的功勞。
尼爾森船塢持續發展建設,直到1889年,皇家海軍停止船塢的使用,該區轉變成為帆船和遊艇的休憩活動中心。1984年,尼爾森船塢成為國家公園,涵蓋範圍以修船廠為中心,擴展到周邊16平方哩的保護區。區內港口持續開放使用,同時設有博物館、飯店、餐廳和商店。
2016年,尼爾森船塢被列入世界遺產文化景點,以紀念該地在加勒比海的海軍歷史地位,同時,保護這個世界唯一持續運作的喬治時期船塢。
走進船塢區,迎面而來的是平衡對稱、整齊潔淨的景觀,街道兩旁佇立著造型優雅的木製和石磚建築物。當天,我們遇見許多來自英國的旅客,有的坐在港口內享用早餐,有的悠閒地坐在遊艇上聊天。整個區域不但沒有修船廠房的簡陋,竟然還流露出英倫小鎮的詩情畫意,簡直就是拍攝珍奧斯汀小說的電影場景。
我們首先參觀船塢博物館,這棟建築物原是軍官宿舍,建於1855年,館藏以殖民地時期的文物和歷史為主要內容。接著,我們來到一間名為銅木倉庫的旅館(Copper and Lumber Store Hotel),可想而知,這棟建築物原是船塢的儲存倉庫,經過精心的修復,這間具有現代舒適的旅館,洋溢著無限懷舊風情。區內的另一間豪華旅館名為上將旅館(The Admiral』s Inn),這棟建築物原是瀝青倉庫與工程師的辦公室。
當我來到庭園,立即被草坪上的兩排巨大岩柱所吸引,這些岩柱原是修船廠棚的支撐梁柱。我的視線隨著岩柱延伸而去,幾艘遊艇就停泊在我的眼前,放眼望去,正是英吉利海港的旖旎風光。
從尼爾森船塢到雪莉高地觀景台(Shirley Heights Lookout)約需10分鐘車程。約翰司機說,雪莉高地是加勒比海著名的結婚場地,他邊說邊搖頭,「這個地點雖然美,但是交通不便,到這兒結婚,真是勞民又傷財。」我們一家人聽了忍不住笑起來,同時對雪莉高地這個景點,充滿無限的期待。
雪莉高地原是軍事瞭望台和砲台的所在地,以當地的一位英國總督湯馬士雪莉(Thomas Shirley)為名。這座瞭望台位於150公尺高的位置,是安地卡島的最高地點,具有重要的軍事防禦功能。如今,這座軍用瞭望砲台,為旅客提供了安地卡島的絕佳景觀,同時,還設有餐飲店,為旅客提供便利的服務。
站在觀景台上鳥瞰英吉利海港,一艘艘的遊艇與帆船,安靜地浮泊在碧玉似的海水上,隨著微波盪漾,流露悠閒自在的情景。這畫面讓我連想起英國喬治時期的風景畫家康斯特伯(John Constable)的風格,在大自然的場景中洋溢著詩意盎然。同時,我也看到為什麼這裡會成為加勒比海的最佳結婚場所。
回程途中看見許多路邊攤,有的賣水果,有的賣冰淇淋,有的賣強尼蛋糕(Johnny Cake)。強尼蛋糕是加勒比海的特色食品,源自於美洲原住民的玉米粉煎餅,做法是玉米粉加水和少許鹽,調配而成麵糰,放置鍋中煎熟而成。強尼蛋糕的吃法眾多,可淋上糖漿,可沾著濃湯,也可以夾著鹹魚或肉片食用。約翰司機說,他最喜歡的吃法是沾著糖粉吃。
隨著旅遊業發展,強尼蛋糕的作法與吃法隨著不同島嶼的特色,變得更加多元化,有的添加雞蛋和牛奶,有的煎成扁平的大圓形,有的油炸成球形,各式各樣,以同中求異的精神,凸顯地方美食的特色。
回到聖約翰斯,與約翰司機道別後,我們前往位於市區的聖約翰斯大教堂(St. John』s Cathedral)。這座白色教堂以雅典的圓頂高塔,顯示出巴洛克的建築特色,向來是當地的著名地標。教堂的建造歷史始於1681年,60多年後,這間木製教堂因地震而損毀,次年,英國在原地蓋了規模略大的教堂,同時使用來自英國的磚塊為建材。
1843年的地震再度損壞教堂,當地的英國總督決定再次耗資整建成今日的雄偉規模,象徵日不落國的英國殖民主義。前往參觀當天,教堂不對外開放,因而錯失了觀參內部的機會。
1493年,哥倫布抵達安提卡島時,約翰斯這個區域是原住民的村落。1632年,英國在此建立起殖民地,300多年的英國殖民地歷史,讓英文成為這個島國的官方語言,炸魚薯條仍是當地廣泛可見的餐點。殖民主義為當地增添許多英倫情調,也為原住民文化帶來許多毀損。
這趟旅程再度擴展我的視野,讓我對加勒比海群島的歷史文化產生更多的好奇心與興趣。這段難忘的經驗也讓我了解到,這座充滿英倫風情的加勒比海島國,不只是浪漫的度假勝地,它也記錄著300多年的殖民主義歷史。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