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行,最怕自己每天服用的藥物可能無法攜帶出國。國際藥品法規比大多數旅客預想的要模糊得多,即使是像Sudafed這種常見非處方藥(OTC),在日本等國家也被禁止攜入。以下是旅遊與休閒(Travel + Leisure)雜誌整理出幾種在美國常見、國外管制的藥物,以及旅客出國前該做好的功課。
1. 偽麻黃鹼(pseudoephedrine):商品名Sudafed,這種常見的鼻塞緩解劑在日本和墨西哥已被禁用。
2. 可待因(codeine):這種鴉片類藥物常用於止咳糖漿和複方止痛藥中,在阿聯酋、日本、希臘、印尼等國家受到管制或完全禁用。旅客可能需要事先獲得批准、醫生證明,否則即使持有有效的美國處方,也可能因持有該藥物而挨罰。
3.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這是Benadryl中的主要成分,是種常見的抗組織胺,用於治療過敏症,也有鎮靜劑作用。它在日本和尚比亞受到管制,旅客可能需要醫生證明,在某些情況下該藥物可能會被沒收。
4.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藥物:在阿聯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類鴉片興奮劑阿得拉(Adderall)和利他能(Ritalin)等藥物需要事先獲得批准。這些興奮劑通常被歸類為管制物質,旅客可能需要在出發前提交相關文件或申請特殊許可。
旅行專家納斯卓(Katy Nastro)指出,有的旅客會把藥片藥丸分裝進別的盒罐或收納袋,但這是不必要之舉,尤其是最好別在國際航班上攜帶藥片收納袋,因為即使是無害的藥物,如果標籤不清晰,也會引起警覺。「務必隨身攜帶處方藥的原包裝,以便於檢查,幫助解答與病情相關的緊急問題。」
再來是攜帶相關證明文件,特別是該藥物是必需品或可能引起疑慮的情況下,包括書面處方和/或醫生證明,一些國家或地區也會要求提供證明。為避免意外,納斯卓建議查看旅行目的地的美國大使館網站,並依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指南。
納斯卓建議記住她所說的4P原則:包裝(Packaging,留在原瓶中)、處方(Prescription,確保字跡清晰)、提供者(Provider,從藥品來源取得證明)、已批准(Approved,旅行前確認你的藥物合法及了解獲得批准所需條件)。若違反當地規定,最好的情況下為沒收或罰款,更糟情況則可能被拘留甚至逮捕。
國際藥品法規十分模糊,攜帶非處方藥出國要當心。(美聯社檔案照)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