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州近日揭幕了一座民權運動領袖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的新雕像,但在當地引發了褒貶不一的反應,被批比例怪異、頭大身小。
今日美國報(USA Today)報導,這座名為「漣漪」(The Ripple)的青銅雕像於7月12日在奧蘭多郊區的溫特帕克市(Winter Park)露面。金恩身著西裝,左手持書、右手舉手揮動,前方刻著他的名言:「任何地方的不公不義,威脅著所有地方的公平正義(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該雕像屬於金恩公園(MLK Park)升級的整體規劃之一,經委員會選定後由藝術家安德魯·盧伊(Andrew Luy)負責創作。
然而,批評者在地方媒體與網路上指出雕像的頭、身體與四肢比例失衡。「Essence」雜誌共同創辦人布朗特(Jonathan Blount)7月23日在市政會議上形容雕像看起來很怪異,沒有達到溫特帕克市一向追求的水準,認為它的頭手太大,像漫畫人物一般,根本不像本人,「請重做雕像,因為這不足以作為一個重要歷史人物的永久象徵。」
市長德西奇歐(Sheila DeCiccio)在會議上承認「可能沒有達到大家的預期」,但由於立像成本高達50萬元,目前恐怕難以更改,「我明白你們的意思,但不確定現在能做什麼,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
市政府本月6日分享了盧伊的公開信,解釋雕像背後的創作理念,稱從未打算以超寫實的方式製作該雕像,「這是經過溫特帕克居民、公民領袖、文化相關人士組成委員會的深入反覆討論形成的構思。我們專注的不僅是外貌相似度,更希望捕捉這位領袖的精神、訊息,以及他跨越時代的影響力。」
盧伊解釋所謂的「不成比例」都有其象徵意涵,如放大雙腳與鞋子,象徵他的偉業後人難承;左臂比例加重,是為了突顯他手中書本的重量與力量;而放大頭部,則是為了讓雕像從公園與周邊街道的各個角度都能看見。「雖然我們可以用3D掃描或數位建模來製作極度精確的雕像,但相關人士更強調另一個目標:以愛、關懷與紀念來創作,而不只是精準度。最終作品正是這種意圖的體現——我們選擇以風格化、超越真人比例的方式來呈現金恩博士。」盧伊還說從委員會、揭幕儀式中收到的回饋大多是正面的,他也歡迎各種意見。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