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郵報報導,加州近半世紀以來最野心勃勃的水利建設、賽茲水庫(Sites Reservoir)興建計畫,近期成本大幅上漲,從原本45億美元飆漲至68億美元,川普被指是成本飆漲的元凶之一。而這也是繼高鐵之後,又一大型加州基礎建設項目在川普執政時期遇到麻煩。
這項得到加州州長紐森支持的工程,可望替超過2400萬加州人提供飲用水,強化抗旱能力,但環保團體批評此計畫嚴重破壞生態、排放溫室氣體,當地居民恐面臨家園淹沒危機,導致目前仍充滿變數。
賽茲計畫機構(Sites Project Authority)執行長布朗(Jerry Brown)向新聞民主報(Press Democrat)表示,「造成成本上升因素,包括疫情期間工廠停工,及近期川普政府的關稅措施」他說,自2021年以來,鋼鐵、水泥等建材價格持續受通膨影響,預算大增。此消息曝光後,再次在加州掀起政治議題。
賽茲水庫預計興建於柯魯薩縣(Colusa),長13哩、寬四哩。對當地居民來說,代價不止數十億美元,而是家園、社區被迫遷徙,其中羚羊谷(Antelope Valley)將有約70位居民被迫失去家園。若順利完工,該水庫將成為加州第八大水庫,可儲存150萬畝呎(acre-feet)水,約近4900億加侖。布朗稱,水庫仍計畫於2026年動工,2033年完工。
儘管賽茲計畫得到國會與拜登政府支持,過去三年得到3億6500萬美元聯邦補助,但如今預算暴增,川普關稅政策又被點名為預算暴增的推手之一,使這項工程成為爭議焦點。布朗日前向加州水資源委員會呈報最新預算。該委員會先前撥出8億7500萬美元「第一號提案」(Proposition 1)債券資金用於該計畫。
共和黨對關稅議題多保持沉默,而環保團體則藉此機會重提反對立場。一份由環保團體提出的訴訟指出,賽茲水庫將破壞沙加緬度河生態系統,威脅瀕危魚類物種,釋放溫室氣體。「護河之友」(Friends of the River)資深政策倡議者斯托克(Ron Stork)估計實際建設幾率「約五五波」。
反彈聲浪並未動搖紐森,他視這項計畫為提升水利資源韌性戰略的一環。布朗表示「我們等得愈久,成本愈高,但這仍是我們迫切需完成的工程。」支持者主張,賽茲水庫有獨特地理優勢,可於重大風暴期間截流多餘水量,儲存至乾旱年。對批評者而言,該計畫正象徵在氣候不確定時代下,大型基礎建設帶來的高昂環境與社會成本。
儘管這波成本上升,正值加州罕見連續幾個冬季降水豐沛,水滿為患時期,然專家警告不能掉以輕心。布朗坦言,「社會必須做出艱難決定,我們是為現在與未來世代興建此水庫。」
聯邦政府日前止付加州高鐵的40億美元經援,使該項目陷入困境。加州州長紐森曾抨擊說,川普這是把未來拱手讓予中國。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