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作為肯亞國際詩歌節的安排,組委會組織詩人們第二天凌晨3點出發,去馬賽馬拉國家公園獵遊,當天再回基西,是詩歌節最後的一項旅遊活動,算詩歌節圓滿的結束。
我們華語團隊覺得那樣太辛苦了,好不容易來一趟肯亞,想去更多景區遊玩,所以自己組團聯繫旅遊公司,不要那麼早起床,早一天就跟主人道了別。第二天我們早上8點離開肯亞西部山城基西,向馬賽馬拉進發。
差不多3小時後,就看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了。那裡還不屬於公園,我們按捺不住地要司機兼導遊丹肯停車,跳下到路邊的草原拍照。進了國家公園,不許隨便從車裡出來的。遠處的牛羊應該是屬於遊牧的馬賽人養的。大草原原來是馬賽部落的領地,現在廣大的草原被國家徵用做公園,只留下一部分作為馬賽人生活的聚居地,一些馬賽人也為公園和附近營地的老闆打工。
進入草原越野車又行駛了近1小時,來到馬賽馬拉國家公園附近,我們的住宿處——馬拉藍花楹灌木營地(Mara Jacaranda Bush Camp)。這個營地在大草原邊上,後面是山坡,是中國老闆開的、很有肯亞特色。他們雇用的都是住在不遠處小村莊裡的馬賽人。
營地有一個大門,周圍用鐵絲網圍繞著與草原相隔。裡面散落著磚木結搆、草鋪屋頂的獨棟小屋,屋裡只有一間大房和很大的衛生間。進門地上一塊色彩鮮艷、花色繁複的大地毯,令人眼前一亮。我們兩人各有一張床,在肯亞我們住過的旅館,只這個地方有各自的蚊帳,其他地方都是大蚊帳圍著兩張床。
房屋是在磚牆之上,用密集細長淺色的原木撐起個圓頂,再橫著鋪滿小木桿,最上面蓋一層結實的草。每座小屋用各種動物來命名,我們住的那一座叫花豹屋。通往各處的小徑是形狀不一的石片和碎砂石鋪就,很別致。門外有看風景休息的平台,擺放個大木墩,兩把帶軟墊的舒適大木椅。我們馬上在那裡坐下休息,吹著從草原上送來涼爽的風。
在草原邊上的一個小亭子裡吃過午餐,司機兼導遊丹肯說,中午太熱動物都不出來,等下午3點出發進公園。
在營地門口迎接我們,帶大家去小屋和為我們用餐服務都是男的。這是肯亞的一個特色,整理房間、做衛生基本上都是男的做,女服務員很少見。
要進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了,等著司機買門票的當下,忽見一群尖嘴長尾、深棕色、背部有條紋的小動物,橫穿道路鼠竄而過,鑽進草叢。查看動物圖,原來是斑紋獴,一種機警靈活的哺乳動物,齒利,對蛇毒有天然免疫力,以搏殺捕食毒蛇的本領高強而聞名於世。
那天,我們在公園裡看到零零散散的長頸鹿,長著畫皮一樣美麗斑紋,看到牠紳士狀漫步、費力地奔跑,看到牠飲水的不易,也看到了牠輕易搆著樹上的葉子,磨動著上下頜咀嚼。近距離時,可以看到牠們長長漂亮的眼睫毛。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這裡一株那裡一棵的金合歡綠樹點綴著,給旱季的枯草地一點兒生機。金合歡是長頸鹿的最愛,儘管莖葉上長滿一寸多長的荊棘,長頸鹿的舌毫不畏懼地一捲而入,那可是牠的美味食品。還看到甩著鼻子的大象、好看的斑馬,還有非洲水牛。
在中國的南方,我的家鄉見到過很多水牛,牠們溫順,辛苦勞作,牧童坐在牠的背上吹竹笛,是田園牧歌景色中的一份子。所以,覺得牠們太普通,我對牠沒多大興趣。後來發現牠竟是非洲五霸(Big Five)之一。那是為什麼呢?
仔細一追究,原來在非洲,牠對人類危害最重大,每年比任何動物殺死的人都多。牠的兩支大角幾乎連在一起,堅固有力,子彈都打不穿,連獅子都怕牠。非洲水牛看著笨拙呆滯,實則城府極深。牠們記仇,如果獵人一槍沒打死牠,牠會認得你,找機會報復,或其他水牛馬上衝來攻擊你。怪不得在公園大門外,擺著水牛帶角的頭骨,原來看著不動聲色的牠是個厲害角色。
晚上,得知營地老闆要給一隻小羚羊餵奶,我跟著去了。一路上,看到營地裡的樹幹纏繞著太陽能燈線,應該會省不少照明燈電費吧。老闆聊起了那小羚羊的由來:原來,那是一種大型的羚羊,可以長到500公斤,羚羊的母親被獅子吃了,牠被公園裡動物保護人員發現,送到這裡餵養,已經養了牠一個月了。
說著話,我們來到老闆的住處,也是營地的最高點。他拿出奶粉先用一些熱水泡化後對上冷水,準備好了就到黑透了的屋外呼喚著小羚羊:「阿藍、阿藍」。唐老闆指著一個房間說,小羚羊剛來時,就住在那一間。
他曾經餵養過兩頭斑馬的犢子,但是,長大到一定時候,就要放歸草原。斑馬野性十足、性情暴躁、警覺性高,是難以馴化的馬;即使從小養起,牠也還是不會領情,野性之張揚可見一斑。
說著話那隻看著像鹿的羚羊跑回屋子,細長的腿,棕色的毛,背脊一線黑,大大的眼睛,挺長的耳朵,昂起頭來到我脖子那麼高。看來牠真的餓了,迫不及待地銜住唐老闆手裡奶瓶的嘴一陣猛吸,奶瓶小三兩下就吸完了。老闆說現在每天早晚牠都要喝五、六瓶的奶,一個月前剛來時,還不到現在的一半那麼大。
老闆在加奶的當兒,小羚羊像撒嬌的孩子一樣,等不及地用腦袋不停蹭著他的腿,在他的兩腿間使勁地拱。牠喝了五瓶還想要,唐老闆拍拍牠的背說,「不能再吃了喝點水吧!」他用奶瓶接了水,我要過瓶子餵牠,牠也沒意見乖乖地喝。小羚羊很隨和,跟在營地裡養的羊群和狗都混得不錯。現在,晚上自己跑去,跟羊在一起睡了。唐老闆說,再過一個月就要把羚羊放歸草原。
第二天,天亮之前我們去大草原乘熱氣球,並在草原用過豐盛的早餐,丹肯開著旅行社的車來接我們,繼續馬賽馬拉國家公園一天的獵遊。越野車顛簸在無垠的原野上,看各種動物自由自在悠閒地生活,完全是原始自然的環境,我的心跟著牠們遊蕩,沒有利害衝突,彷彿我是原始人一樣與牠們和睦相處。
中午時分氣溫升高,角馬、斑馬依然四處走動。我們近距離看到了樹陰下伸懶腰的獵豹,灌木叢裡睡大覺的母獅一家,兩隻雄獅進入深睡眠,翻出肚皮曲著四肢,完全放鬆狀態。
午餐是司機丹肯放在冷藏箱裡帶來的,他把車開到一個安全的地方,在一個大石墩上鋪上桌布就餐,填飽了肚子繼續遊覽。用餐時,看到一隻黑色疣豬,正領著四隻小豬在附近前肢跪地吃著草。
在前往肯亞和坦尚尼亞界碑途中,見一隻雄獅漫步大草原上,在一大群站立著的角馬和羚羊面前走過。獅王邁著沉著的步伐猶猶豫豫,偶爾望一眼獵物們。所有的獵物靜立對牠行注目禮,六隻長角的黑臉雄鹿慢慢從群體中走出,在獅子與其他動物之間柵欄一樣幾步一頭排成一列,警惕地望著獅子,隨著獅子的移動而移動。還有一隻非洲花獵犬在一旁觀望,等著從獅子嘴邊撿些剩餘骨肉吧。
獅子回轉了一次身子,又看了幾眼那一大群的獵物,像在檢閱自己的食物,想著什麼時候吃什麼嗎?又好像在說:「等著吧,我現在不餓,要減肥吶!」便離開動物們逕直朝前走去。豐盛的食物,使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草原上的獅子們個個毛皮滋潤,肌肉發達,健碩強壯。這回,我們看到了獅王的雄風。
越野車司機丹肯載著我們,來到肯亞與坦尚尼亞的邊界,在雙腳跨兩國的界碑前留了個影。看著兩國的動物們自由往來,我們卻不能越界。人在兩國之間走動,手續是那樣的繁瑣,大家不由感嘆了一番。
行程在繼續,我們看到了羚羊的矯健身姿、水牛的凝神注目、長頸鹿叉開兩支長木棍一樣的前腿,低下頭才搆得著地上水窪費力地飲水,喝夠了甩起脖子很快恢復站立原狀;大象怕熱似的扇著大耳朵,空中有熱氣球掠過,直到夕陽西下,我們方才依依不捨返回營地。
從日出到日落,滿滿的一天,得好好消化消化,回味這一天所經歷的一切。熱情的營地老闆娘,邀請我們觀看晚上馬賽人演出,我們都沒精力參加了。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