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逐漸炎熱,許多民眾把喝果汁當成健康又消暑的選擇。一名腎臟病患參加友人喜宴,宴席間喝下太多果汁,竟發生嚴重胸痛,送至台灣新光醫院急診,發現心跳太慢、血液中鉀離子太高,險些喪命。新光醫院營養科主任張瑞廷提醒,對慢性病患而言,把果汁當水喝恐會加劇腎臟、心臟等器官傷害。
張瑞廷在自家節目「子曰論健康」提到,腎臟病人需要多喝水,但許多年長病患,把果汁當水喝,這對病人來說並不適合,水果中含有糖分,容易演變成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加重腎臟損傷,且水果中含有高量鉀離子,腎臟病人排除鉀離子能力較差,長期喝果汁恐導致鉀離子過高,引發心律不整,嚴重時恐致命。
新光醫院營養師蔡雯硯說,許多長者牙口不好,無法啃咬水果,才會選擇以果汁替代,但果汁處理過程如果已經濾除膳食纖維,恐導致血糖瞬間飆高,建議長者若想以水果補足體內維生素,可把水果磨成泥,以類似嬰兒副食品方式攝取,既可補充膳食纖維,又不會讓血糖難以控制,或造成腎臟負擔,是比果汁更好的選擇。
許多民眾習慣喝木瓜牛奶、西瓜牛奶等水果牛奶。蔡雯硯表示,水果中通常含有較高維生素C,且國民飲食指南建議每天可喝1至2杯牛奶,以水果牛奶方式補充鈣質及牛奶,並藉由牛奶中的脂肪,幫助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是不錯方式,不過仍須注意糖分攝取量,別因為清甜順口就喝太多,建議民眾以每天一杯250毫升果汁為上限。
日前知名木瓜牛奶店把發黴木瓜切除發黴處,打成木瓜牛奶販售,引發討論。張瑞廷表示,黴菌毒素是劇毒素,除發黴處以外,果實其他部分也會有菌絲蔓延,肉眼不易發覺,不慎吃下肚恐引發疾病風險。例如棒麴毒素常在發黴蘋果、梨子、木瓜中,容易造成身體器官損害,引發腸胃道嘔吐、腹瀉等症狀,嚴重時導致神經學問題、腎臟疾病,也是國際癌症研究組織明訂的第三級致癌物。
蔡雯硯建議,民眾購買水果時,可先觀察表皮是否完整,顏色是否鮮豔,因台灣天氣炎熱潮濕,要注意水果買回後,不要悶在塑膠袋中,應放在通風處跑存,才不會產生黴菌,打果汁時不至於誤把黴菌喝下肚。
後參與評論
暫無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