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持续多年由卖方主导市场后,买方议价能力正逐渐回升,全美房价成长速度,如今已落后通膨。根据10月31日当周公布的数据,全国S&P CoreLogic Case-Shiller房价指数在今年8月较去年同期上升1.5%,为两年多来最弱的年增幅。这对长期面临高房价与高贷款利率的潜在买家来说,是个好消息;但对已拥有房产、且希望资产不断升值的屋主而言,却不那么乐观。
S&P道琼指数公司固定收益与大宗商品部门主管Nicholas Godec表示,「随着房价增长速度仅为通膨一半,且多个主要市场出现下跌,过去几年的迅速涨势,显然已经结束。」他指出,这波放缓是因为房价可负担性问题持续抑制买家需求,进而限制交易活动。
然而,一如房地产市场的常态,各地情况仍大不相同。Godec指出,那些在疫情期间房价涨幅最剧烈的市场,如今正面临最明显的修正。在20个受调查城市中,佛罗里达州坦帕市(Tampa) 表现最弱,房价较去年同期下跌3.3%;迈阿密(Miami) 和凤凰城(Phoenix) 也各下跌 1.7%。
报告显示,「阳光地带(Sun Belt,通常指北纬36度线以南地区,包括加州、亚利桑纳州及德州等地)」 的房市放缓迹象日益明显,部分原因是当地新建房屋供应激增。部分市场还面临保险费上涨、社区管理费(HOA)提高,以及自然灾害风险等压力。
相对而言,纽约市、芝加哥 和克里夫兰的房价涨幅,则超越通膨,年增率分别为6.1%、5.9% 与4.7%。Godec对此表示,「展望未来,房市在经历疫情后的繁荣,似乎正逐步找到新平衡点。」
至于房价压力的缓解,是否足以带动新一波购屋需求,目前仍不明朗。不过,房贷利率可能才是更关键的因素。根据房地美(Freddie Mac) 数据,30年期固定房贷平均利率30日下降至6.17%,接近三年来的最低点。随着联准会(Fed)日前宣布降息,买家可能会迎来进一步的宽松环境,但尚无保证。
即使利率再下滑,许多人仍难以感到乐观,毕竟就在四年前,低于3%的房贷利率还是常态。而那样的日子,短时间恐怕不会再回来。

根据数据显示,全国S&P CoreLogic Case-Shiller房价指数在今年8月较去年同期上升1.5%,为两年多来最弱的年增幅。(美联社)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