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埠的商家们表示,营运成本近年大幅上升,进口关税、租金、人工支出及人潮减少,都是主要原因。但恶化的治安,是最棘手的挑战之一。
「治安问题是整个华埠商圈的共同难题。」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指出。店家普遍反映遭遇偷窃、抢劫与游民骚扰,不仅让业者提心吊胆,也让顾客却步。「现在华埠到下午,街上基本就没人了,大部分店都提前关门。」
洛杉矶中华总商会会长庄佩源。(受访人提供)
10月5日,百老汇上一家贩售饮料与零食的便利店,遭数十名机车党洗劫,店主周女士在阻止时受伤。甚至还有歹徒跟踪店主到家中行窃:余华超市老板家中三度遭窃;远东参茸行老板的家人,汽车轮胎两度被割破,修车期间家中又遭入室偷窃。
纵火事件也时有发生。今年2月,一名男子先后纵火焚烧经营数十年的康宁鱼翅行和百老汇美食,前者永久歇业正在转让,后者最近才重新开业。
除治安问题,停车难、人工高、以及住宅高档化(gentrification)导致的租金上涨,都让商家苦不堪言。庄佩源说,近年关税增加推高进货成本,一些店家日常经营需要的进口商品甚至买不到。此外,联邦移民暨海关执法局(ICE)今年的突袭逮捕行动,也造成餐饮业人手短缺,合法工人也被吓得不敢来上班。
经营逾20年的东楼美食坊(East Garden)餐厅老板黄先生表示,ICE突袭导致一些员工不敢工作,有合法身分的员工也担心被捕。今年6月,洛杉矶市中心爆发抗议与宵禁,迫使餐馆停业两周,外加游民、房租与劳工成本问题,压力愈来愈大。「能做多久做多久吧。」
面对困境,商家们学会了转变求生。
Emily家的远东参茸行已有40多年了。店里那组老式木药柜曾是焦点,如今已在店铺的最里面。
「还是有人来买药,但比以前少多了。」她说,为维持生计,她开始贩售茶叶、零食与生活用品,如今这家传统药材店,看上去更像一家小型亚洲超市。她还以传承配方为基础研发养生茶,希望能透过网路销售补贴营运。本是房地产经纪的儿子,现协助学习药方与经营。
店内曾几度遭窃贼闯入,砸坏收银机、偷走珍贵药材,Emily如今加装了铁门与监视器,并提早打烊。
望着那组老药柜,Emily说:「这是老移民做的,现在没人会做了。」

已有40多年历史的远东参茸行,如今看上去更像一家小型亚洲超市。(记者赵健/摄影)
远东参茸行老板Emily在抓药。(记者赵健/摄影)
在疲惫与困境之中,华埠社区展现出独特韧性。
随着愈来愈多商家歇业,一些长者推着手推车、铺上塑胶布,在街头摆摊贩售自家种的蔬果或剩余物资。这些被社区默许的摊位,为邻里提供平价又熟悉的食物选择。
然而,整体生态仍在不断萎缩。每年,一家家中药行、餐馆或杂货店关门,带走的不仅是食物与文化习惯,还有支撑社区健康的生活连结与归属感。
「现在下楼都没地方去了,大部分人的生活都很无聊。」伍惠荣说,人少了,店也少了。对犯罪的恐惧让长者更少出门。「大家晚上都不出门,偶尔看到几位老人在停车场散步。」
对伍惠荣来说,外面的世界已经缩小到萤幕里——看新闻、上YouTube打发时间。

百老汇大街上长者的摊位。(记者赵健/摄影)
商店门口的保全。(记者赵健/摄影)
百老汇大街上长者的摊位。(记者赵健/摄影)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