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落差」与「生活适应」,成为许多新移民家庭共同课题。从语言障碍、社区融合、到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这些挑战都需要时间与理解来化解。华人心理谘询专家提醒,新移民若能敞开心胸、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寻求专业资源与情感支持,就能更快在异乡找到归属感。
美国内陆华美协会(ICAA)创会会长周克蕙表示,华人新移民来到美国,常会经历文化落差、语言隔阂与生活习惯不合等多方面的不适应。比如说话音量过大、待人接物欠礼貌、穿着打扮与当地风格不符、习惯炫耀车子、房屋外观违反社区规范等;在子女教育上,当孩子出现逆反情绪时,父母往往以严厉责骂或体罚应对。这些现象,其实都源于文化差异与适应期的不安。她提醒,「入乡随俗」是融入美国社会的重要一步,新移民应主动接触邻里、参与社区活动,学习并尊重当地的文化规范。
周克蕙指出,许多新移民家庭在适应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心理压力与婚姻紧张。有时夫妻争吵、家庭暴力频发,甚至引来邻居报警、警察上门。ICAA针对华人新移民的心理适应问题,多次邀请心理专家举办讲座,鼓励民众多观察、多了解,并积极参与社区活动,逐步扩大社交范围。她强调:「不要总是困在华人圈里,不要封闭自己,走出去才会有新的人生机会。」
资深婚姻与家庭心理谘商师(LMFT)ChenYu Liu指出,新移民在初到美国时,必须面对语言、经济与生活上的多重挑战。若有亲友陪伴,能获得心理慰藉与实质支持;反之,若缺乏人脉,就更容易感到孤立与焦虑。她建议,新移民应尽早寻找可依靠的资源,包括学校、社区中心或新朋友,她说:「有的人会选择去教会、参加志工或社区活动,这些都是重新建立支持网络的好方法。」
她特别提到,若家庭有自闭症儿童,美国有许多支援管道,学校及家庭医师都能提供协助。「很多自闭儿经过长期培训与教育,也能融入社会、就业甚至攻读博士学位。」她鼓励家长不要放弃希望。
身为心理谘商师,同时也是移民的过来人,ChenYu Liu坦言,从台湾移民美国时,也曾历经艰难,曾在餐厅打工多年,但她认为那段经历是人生的宝贵磨练。她说:「那是一种额外的收获,让我更能理解别人的挣扎与成长。」她勉励新移民夫妻,面对困难要同心协力,不要被过去的失败束缚。她强调:「只要撑过最艰难时期,苦尽甘来之后,你的人生故事就能成为帮助别人的力量。」

参加社区华人举办的园游会也是新移民接触外界机会。(记者启铬/摄影)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