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East Bay Times报导,红木城28日通过新法,禁止无家可归者在公共场所扎营,成为湾区最新响应州府呼吁、加强应对街头露宿问题的城市。市议会以6比1通过该条例,规定当庇护空间可用时,禁止街头扎营,违者在收到两次书面警告后可被控轻罪。
新法将于通过后30天生效。法规允许在通知后72小时清理露营,如果露营地靠近学校或游民避难所等「敏感地区」则可以在通知48小时后就清理。圣马刁县去年实施的类似禁令相比,红木城降低罚款金额500美元至100美元,并强调优先提供转介与安置资源,减少直接罚款或逮捕。
副市经理何辛格(Patrick Heisinger)指出,清理营地成本依规模与地点不同,约需800至2万美元。市府报告则显示,当地无家可归人口已从2023年的205人降至今年的141人,约占全县游民总数的15%。
市议员斯特肯(Chris Sturken)投下唯一反对票,认为新法难以短期见效,恐造成政府承诺过高、成果有限。他说:「我们无法一夜间消除营地,反而可能失去信任。」
此举在社区引发不同声音。支持者强调营地导致垃圾堆积与治安问题,尤其占据公共通道如Redwood Creek自行车道,影响民众安全感。但反对者担忧将游民处境刑事化,青年组织代表吉尔(Andrea Gil)批评:「这应以人道方式处理,将公共卫生问题刑罚化,只会加深创伤与不信任。」
市议员朱易莎(Isabella Chu,音译)则回应,条例目的是提供协助而非惩罚,市府将在执法前确保提供替代住所选项。
红木城此举与加州州长纽森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示范性条例」方向一致,鼓励地方政府更积极清理高风险营地。目前包括密尔布瑞、佛利蒙等城市亦已通过类似禁令,反映加州地方政府在无家可归问题上的政策逐渐收紧。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