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5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了一条重磅消息——他说是美国促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停火协议。
但没多久,印度方面就“打脸”回应:停火根本是我们和巴基斯坦自己谈的,美国没插手。
印度外交秘书唐勇胜在当天的记者会上确认,印巴双方已经达成停火协议,两国的军事总指挥还将在12日继续对话沟通。他透露,巴基斯坦军事总指挥是在10日下午3点35分,主动致电印度方面,双方最终决定从当天下午5点起,全面停止陆海空的所有军事行动。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也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印巴双方已同意立即停火。
听起来好像一切朝着和平的方向走了,但没想到剧情急转直下——
就在停火协议生效后不久,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传来多起爆炸声,有些地方甚至紧急断电。印度政府随即指责巴基斯坦违反协议,称已拦截一架巴方无人机。
而巴基斯坦这边也没示弱,表示在白沙瓦机场附近击落了一架印度无人机。巴方新闻部长塔拉尔还回怼说,巴基斯坦从未违反停火,是印度媒体在造谣。
和平刚刚开始,紧张又重新升温。印巴这对“老冤家”的停火协议能撑多久,眼下真不好说。
5月10日,印度和巴基斯坦出人意料地宣布停火协议,引起全球关注。然而,还没等人们松口气,克什米尔就传来新一轮战火的消息。
欧美多家媒体当天报道称,虽然双方都说“要和平”,但印巴控制线(LOC)和国际边界却同时爆发多起交火事件。不仅动用了攻击无人机、多管火箭炮和远程火炮,连防空系统也被双方启用,互相拦截飞来的目标。
印巴官方互相指责——都说“是对方先违反了协议”。
据巴基斯坦方面通报,他们从宾贝尔、伯尔纳拉、Kot Jamal 和查姆布等多个地区展开猛烈炮击,是在“回应印度的挑衅”。与此同时,巴空军还派出6架战机在LOC上空武装巡逻,随时准备击落敌机或摧毁印军重型目标。
而这场冲突对印度来说可不轻。此前几轮交战中,印度损失惨重:7架战斗机、一套S-400防空系统,还有77架高价进口无人机,总损失高达30亿美元。为了“扳回来”,印度竟在停火协议正式生效前30分钟,突然对巴方发起导弹打击——精准命中两座空军基地。
幸运的是,尽管防空系统反应滞后,巴方这次没有飞机受损。但根据卫星图像,努尔汗空军基地确实被导弹波及,地面设施有燃烧痕迹。另一座空军基地则更惨,营房被炸毁,5名飞行员不幸丧生,其中包括一名中队长。
这5位飞行员的牺牲,对巴铁来说比损失战机还严重。根据俄罗斯和《简氏防务周刊》的资料,一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训练成本极高——每年飞行240小时,每小时成本3万美元,等于一年训练开销就超过720万美元。
换句话说,一名成熟飞行员的“身价”甚至超过一架“枭龙”战斗机,而他们的损失是几年都补不回来的。
这场“刚停就炸”的停火,看起来像是一场表面和平、背后暗潮汹涌的烟雾弹。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