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民国四大着名传牧人之一赵君影夫人张性初博士的一段传奇人生故事。她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下八个孩子(含最早的华裔从政官员黄赵企晨博士)的女性。她的故事从她的名字开始——Faith(信心)。而她传递给家庭与身边众人超过九十年的人生讯息也极其简单却充满力量:要信——而且要坚定地相信。
张性初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她是一位慈爱的妻子、母亲、祖母和曾祖母——但即便在面对种种艰辛的历程中,她始终是一位坚定的基督信仰斗士,早在认识她的丈夫、着名的布道家赵君影博士(Dr. Calvin Chao)之前,她就已经是如此。
张性初的父亲是一位南方浸信会的牧师,非常重视孩子们的教育。她曾就读于上海大学,但在一年后决定退学,专心协助支付两位弟弟和妹妹的学费。几年后,在听见神的呼召后,她进入了上海中国圣经神学院就读。由于她需要帮助家人,并开始传讲福音与教授英文,她的课程完成进度较慢。然而,尽管道路艰辛,她从未放弃、从未退缩。
正是这种乐观与坚毅的精神,使她成为赵君影最坚强的伴侣。1933年,他们在庐山的一场教会事工退修会中相识。一年后,28岁的张性初与赵君影结为连理,携手踏上一段遍及东南亚的信仰旅程。
1942年,夫妻俩在重庆大学创立了校园团契「国际基督徒学生团契」(Inter-Varsity Christian Fellowship)。尽管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动荡与中共势力壮大,赵君影与张性初仍坚持向中国青年传播福音。正当他们努力感化年轻一代时,中共反击并将他们的八个孩子列为「再教育」对象。
到了1948年,由于被中共列为中国五大「黑名单」知识分子之一,夫妻俩与日益壮大的家庭被迫离开中国,前往当时仍受英国统治的香港。他们在当地设立了一个难民福利中心,帮助因战争与政治迫害逃离中国的民众。四年后,他们受邀前往新加坡,赵博士创办了新加坡圣经学院,而张性初则在当地另设一处福利中心。
他们婚姻中最深刻的考验,最终被证明是神的安排。随着政局变迁,他们一家已无法再返回中国,因为迫害已在所难免。这促使他们开始移民的计划。在全球神学家朋友的帮助下,赵家奇迹般地获得美国十个可用的移民配额,全家同时前往美国——这在当时几乎前所未有,堪称奇迹!在这一切之中,张性初始终是八个孩子的慈母、赵博士的挚爱贤妻、也是对主毫不动摇的仆人。
1956年,赵家移民美国的同一年,他们创立了「为基督华人差会」(Chinese for Christ, Inc.,简称CFC),这是一个涵盖纽约、芝加哥、柏克莱、圣荷西、海沃与洛杉矶等六座城市教会的联盟。
永远身体力行的张性初,以亲手烹饪自助中餐支持这些教会的发展。其中四间教会还为贫困的华人留学生提供免费住宿,让她得以向他们传道与辅导。
「我靠煮饭走进了两百多间教会。」她曾笑说。她敞开心胸接纳这些离乡背井、在异国寻求信仰与适应新生活的年轻人。她曾回忆一位思乡的中国学生把头靠在她肩膀上,哽咽地问:「您可以暂时当我的妈妈吗?」
随着CFC教会的发展壮大,到1984年,赵君影与张性初在罗斯密(Rosemead)创立了「为基督华人神学院」(Chinese for Christ Theological Seminary),这是一所州立认可、非宗派的神学院,提供学士、硕士与博士等学位。当中国开始开放学生赴美留学时,该神学院吸引了许多中国学生,有些留下成为牧师,也有些返回中国传播福音。
76岁时,张性初获得神学硕士学位;1987年,82岁的她又取得加州神学研究院(California Graduate School of Theology, Anaheim)神学博士学位,并在该院教授研究所课程。她因卓越学术成就与对社区的贡献,获得美国华人妇女协会洛杉矶分会(Organization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颁发的「年度女性」荣誉。她在教会、家庭与社区活动中,总以满怀激情与信仰高唱《奇异恩典》,令人动容。
如今,赵君影神学院仍在运作,拥有完善的音乐与出版部门,整理并发行了赵君影与张性初的着作,包括基督教歌曲、讲章、书籍及她的神学论文——《启示录研究》(A Study of the Book of Revelation)。这篇论文深刻地反映了她信仰的核心与对人类的盼望,并呼应《启示录》中的两段经文:
「我知道你的行为、爱心、信心、勤劳、忍耐,又知道你末后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更多。」
「伸出你的镰刀收割吧!因为收割的时候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成熟。」
如同她的预感,张性初在赵君影去世两年后,也追随他回天家。她永远是八个孩子的母亲(四子四女)、二十六个孙子的祖母、六十四个曾孙与四位玄孙的曾曾祖母。1956年开始的一家十口,如今已发展成一个拥有150位成员的蒙福家族!的确,张性初博士是一位真正的母亲,更是主的化身、代言人:对所有受她影响并因她得救的灵魂而言。
后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